之前在很多地方看到关于【人类寿命的极限探讨】在网上搜了搜
人类寿命的极限探讨
人类寿命的上限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研究课题。现代科学研究与古代文献记载在这一问题上呈现出某种一致性。
科学研究的观点
目前存在两个主要的科学理论。
海夫利克极限理论(Hayflick Limit)指出,由美国生物学家 伦纳德・海夫利克(Leonard Hayflick 于 1961 年提出,人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有限,约为 40-60次。每次分裂时,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会缩短。当端粒缩短至临界值时,细胞停止分裂,机体进入衰老状态。根据此理论计算,人类寿命上限约为120岁。海夫利克极限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理论1
生理韧性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观点。发表在《自然通讯》上的研究表明,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。研究模型显示,在120至150岁之间,人体的修复能力将降至临界点,此时即使无重大疾病,生命也难以维持。
这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将人类寿命极限定位在120-150岁区间。
古代文献的记载
中国古代典籍中也有相关论述。
- 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遵循养生之道者能达到"天年",即"度百岁乃去"。后世注解将"度百岁"解释为120岁。
- 《尚书》明确记载"上寿"为120岁。
古代文献的记载与现代科学研究结论存在相似性。这些记载基于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经验总结。
小结
从现有证据来看,人类寿命存在一定的生物学上限。科学研究与历史文献都指向相似的数值范围。
对个体而言,在既定的生命长度内如何维持健康状态,可能比追求极限寿命更具现实意义。
参考资料:
- Pyrkov, T.V., Avchaciov, K., Tarkhov, A.E. et al.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blood markers reveals progressive loss of resilience and predicts human lifespan limit. Nat Commun 12, 2765 (2021).
- 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
- 《尚书·洪范》
- [4] Hayflick L .THE LIMITED IN VITRO LIFETIME OF HUMAN DIPLOID CELL STRAINS.[J].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, 1965, 37 (3): 614-636. DOI: 10.1016/0014-4827 (65) 90211-9. ↩